楼主城市独生女,夫妻都是文科,事情发生在生育期间及之后。
我和丈夫决定去海外生宝宝。他请了长假,我辞职。后来我父亲突然重病骤然离世。
我丈夫因工作先返回北京,但回京后他的状态逐渐不正常,包括很难及时接电话回消息,昼夜颠倒,逐渐不去坐班(他工作可以居家),念叨他受到打压、诉说他精神世界更多。但我出于一贯的相信和依赖他而没有及时察觉,仍在忙着照顾宝宝,申请博士项目,处理生活琐事。后来父亲生病也占据我的很多注意力。父母很疼爱我,一直是报喜不报忧、独立抗事,后来我才明白。我那时计划新生活,也没有及时察觉父亲的病情变化。
父亲生病期间,一直是母亲一人照顾。我丈夫在同城,但是也没有实际帮忙,只在我的催促下去了一趟医院,且无探视效果(没带东西,自顾说着他的精神世界的那些事情烦扰病人,也没有效告知我父亲的具体病情;那时他精神估计已经出问题了)。在我丈夫精神混沌之前,他是一个很精明,为人处世,学历人品顶尖,且很有口才的人,我也很依赖他,很多事情都是要讨论的。当然他也有行动实际能力欠缺、拖延的缺点,而这些缺点在后来被无限放大。
后来父亲病危通知书下来,我紧急带着家人回国,拖着疲惫的身体处理所有的事情,包括探望父亲、安排赶来的家人等。我过度疲惫,连轴转,站着都打晃悠头晕。期间所有人联系不上丈夫,后来我带着丈夫家人破门找到丈夫,他白天躺在床上,屋里很空荡,一层浮尘。后来他也一直浑浑噩噩,在我忙着处理父亲的抢救、太平间、葬礼、墓地等事的时候无法出力,只是像个木头人跟随,很多时候还得照顾他。在收到医院电话去看父亲最后一眼的时候,我和妈妈赶紧就出门赶去医院,而他听到消息直接就在床上哭泣,后来抢救无效等人都去太平间了,他才洗了澡过来。我和妈妈急忙出门的时候,那一刻,我们有想法如果他当天不过来,就离婚。在这人生最关键无助的时候,不管什么原因,一个大男人顶不住事情,真的很让人心寒。 后来我继续处理父亲的遗留问题,包括他单位的流程、保险、帮妈妈处理遗产等。我爷爷奶奶还在,虽然我父亲这边的亲人关系不错(我爸经常输血状态)但是我也会心理上很多压力,有很多恐惧。我也得关心妈妈的心理状态还有照顾宝宝。我自己也深陷失去亲人的复杂哀伤之中,经常深夜哭泣。这时我丈夫的状态持续不好。继续行动迟缓、发呆、易爆易怒。他也离职了,且处理离职手续很困难。我们经常在外出溜宝宝的时候吵架、发泄,他也摔过东西。大家还要照顾婴儿,也很累。后来实在是每个人都太脆弱了,看着心惊胆战的。他也拒绝去医院精神科,回老家了一段时间,他家人照顾。我带宝宝在北京陪我妈。过了一段时间,我带宝宝去他老家陪他,在此期间我陪他一起考了一个有用的证儿。
我丈夫就是一直状态不佳,反应迟钝,也有受到打压、离职流程冗长挫败,被迫失去了小家的住所搬回我妈家,吵架等等原因,心情一直不好。他在争吵、发泄阶段过后现在就一直是静默的状态,不像之前那样口才伶俐,也失去任何分享欲。我们夫妻感情上现在形同虚设,事实性分居,彼此没有力气和经济互相关照了。他现在在行动上有所好转,开始投递海外的工作,但一直没有offer。我们催促他先投国内的工作,边工作再继续投递海外,他也没什么反应。
我后来就是过完节之后独自回到北京,陪我妈,之前我投的海外的博士项目没有录取,有很多不甘心,我也考虑重新找工作,或者投国际组织之类的。但是我在面试了一两个受挫后也有些怠惰。大起大浮的情绪慢慢消解,心里仍有很多伤痛。前一阵我间歇性立志、整夜失眠、看手机、刷视频、不出门,行动力也很一般。从我妈妈的角度,她其实很希望我们都在北京工作就行了,晚年也可以帮我们带孩子也有陪伴。但是从年轻人的角度,我和丈夫还是想去海外发展。但是一切都很难,我也想躺平了。之前也想每天来学校自习,有个工作环境,但是家离学校太远,且冬季太冷最近又圆柏过敏。宝宝也在成长,不在我身边我也很心痛,但是没能力就是没能力,我想在北京生活,在老家丈夫和他的家人帮带,对宝宝好就行。所以现在的考虑就是有紧迫感,因为随着宝宝的成长,需要上学,那时我不希望宝宝还在老家。如果老公长期没有工作,我这边至少要有固定收入。
希望能得到帮助建议。
你和楼主的故事都让人看得很压抑很沉重。
我也说说自己的故事吧: 男,中年未婚,海外博士在读,也是文科,延毕多年,研究进展缓慢。 我们系里的老师,曾经建议过我去看心理医生,我没去,我感觉自己有信任问题:不愿意和身边人讲自己的故事,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忙开解,认为自己的问题只有靠自己才能解决;也有不想给别人添麻烦的因素。 研究课题出不来,没有funding,靠积蓄拮据度日,咬牙苦熬,经常几天不和人说话,日子真挺难的;但也都是我自找的。
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有比较严重的自杀倾向,当然,严重与否是相对的:大概到了经常上高楼,盯着剪刀绳索发呆,查过一些资料,有些幻想之类吧。 关于压制自杀倾向,我的想法是:我想留下遗书么?想的话,我有什么话想对谁说?这些话必须在我死后才对那些人说?我有没有勇气现在就说?没有的话,说明生死对我来讲还不是一回事,我仍有恐惧,那就仍有留恋,那就说明我还不该死。 我毕生的心愿就是有一个平静的死亡:生死于我无异。 但这仍旧是表象,根本上还是我觉得自己还是有那么一点能改变现状的能力:对自己,对父母,对未来可能有的伴侣和家庭。
我曾经很倾向于认为,当我毕业找到工作,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和楼里有人观点很相似:男人得有事业。 核心是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但看了你和楼主的故事,我又有了一些思考:你们在我看来都是成功人士,物质上能自足,精神上也有(至少可以有或者曾经有)伴侣,更不用说还有孩子;我对后代看得很重。我总认为自己有了孩子的话,任何困难都不可能把我击倒,我会有最坚不可摧的勇气面对一切,为了孩子。 但就好比我认为你们有了工作后应该不那么容易有心理上的困境一样,我认为孩子会给我精神上的助力——这何尝不又是我的一厢情愿。
我感觉你们的困境我很熟悉,又很不熟悉,我能理解你们的心绪感受和生理上的症状(这些我也或多或少有过),但不能理解你们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受。 就好比我现在在海外读博,或许有人会觉得不错,但其实真是关在玻璃瓶里的苍蝇:前景光明,没有出路,到处乱撞。
或许是“围城”,但这也太过轻描淡写;可能人人都真的有自己的战斗吧。 你给的建议我觉得挺好的:楼主的爱人可能需要倾听;如果不需要的话,那我也同意你说的:和平分手也未尝不可。 因为:或许楼主的爱人已经在某个更深层面上不需要楼主了,那么两个人之间的情感上没有了交流,物质上也互不依赖,至少楼主不依赖其爱人;那么孩子需要这位父亲么?或许有点残忍,但我感觉不能扮演好一位尚算合格的母亲(指楼主)的丈夫这一角色的男性,其能否扮演好父亲的角色,存疑。似乎他也没有因为孩子而坚强起来。
或许还有些中间选项,诸如分居之类的。 我算不好经济账。
所以我侧重于精神上的困境,啰啰嗦嗦,最后只有一声长叹无人诉。 再过几个小时我们这边天都要亮了,有人说:我们为什么总不敢尝试新的事物呢?每一天不都是新的么?我们却从未有惧怕新的一天的到来。(出自电影一一)
这不能给我太多的安慰:因为就算我不想新的一天到来,它也还是会到来,我惧怕,也只能忍受。 这给我的启示其实是:太阳总会无差别地将阳光撒给每个人,你的困境大家或许也会有,阳光之下没什么新事。 “你的故事我不懂,但我能感受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出自电影出租车司机) #故事未名BBS 现在你们两边的家庭都缺主心骨,你爸爸去世了你妈妈不做什么主,你老公生病了做不了主,你公婆只能勉强管住你老公和孩子的吃喝,你还正常但是心里总想:凭什么让我承受这一切,让我照顾所有人。仅有的靠谱的公婆你还有略有不满,感觉他们是抢了你的孩子。就目前而言,你还是个孩子心态,总还是想找个依靠,而不是自己成为依靠中心。 我觉得痛苦和折磨可能是生活的常态,在这个时候,你不能再指望你老公,他已经病了而且并的不轻,需要你支棱起来,be strong, be tough。在这个时候,你要勇于做决断。如果以挣钱为目的,你就抓紧找个工作开始搞钱,孩子和老公的事情暂且不想,先让公婆那边承担着,积攒个一年半载的,心里就会有底气一些;如果以生活为目的,那也还是找个工作,安顿好把老公孩子接过来,你上班他在家看看孩子,再请个育儿嫂或者钟点工,让生活慢慢安顿下来,甚至你可以做你老公的主,不要再让他出国了,找个普通工作干起来。 至于你的心里伤口,那只能在深夜的时候自我疗愈,早上起来又是strong的一天。建议你再看一下《飘》,看下郝思嘉是如何strong的